一文读懂古典音乐

2019-09-10

可能很多人对古典音乐只有个懵懵懂懂的概念。

能说上一串人名:贝多芬、莫扎特,海顿.....

能说出一串作品:《命运交响曲》《小夜曲》《魔笛》.....

差不多了。


今天,我们就尝试着弄清楚什么是古典音乐,揭开古典音乐的朦胧面纱。不过在这之前,我们先说说一般人对欧洲音乐的印象:


要问欧洲历史上,哪家最能搞音乐?

排第一的,非那帮子说德语的人莫属(主要是德国人和奥地利人)。

他们除了搞机械厉害之外,搞音乐也是一把好手。在音乐史上的重量级音乐家,说德语的占了大部分。

德国人和奥地利人在创作音乐时,常融入人生的思考,作品深刻震撼,听过的人都说想静静。

此类音乐就好比今天的文艺片,值得反复咀嚼。听的次数越多,感悟越多,越听越有味。在被人反复听的过程中,它们就流传下来,一直到今天。


其次是意大利人和俄罗斯人。

意大利人凭借做事不靠谱这点,为世界贡献了许多笑话。他们乐于搞笑,这在音乐创作上,反倒成了长项。意大利人的音乐通常以歌剧的形式展现,风格趋向于娱乐化,有点像今天的好莱坞商业片,主要满足一时爽,当时很火爆。

意大利作为文艺复兴的起源地,在人文和艺术领域的成就,那是空前的辉煌。在这些领域的靠谱程度,不管是以往还是现在,都配得一个“赞”字。


俄罗斯人音乐的特点,类似今天的动画片,充满了浪漫和想象。俄罗斯人属于游牧民族,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通常是很糟糕的,反映在音乐里,就常常出现一些悲壮、凄凉的旋律。

面对残酷的现实,他们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想象,这就有了深层次的浪漫。看看《天鹅湖》,你会被那种诗意的浪漫深深吸引。


至于其它国家的音乐,比如法国、英国的,要么是太庞杂而没有特色,要么是还没形成体系,就没有产生以上三国音乐那么大的影响。


那么,什么是古典音乐呢?

我们翻翻字典。

基本解释:

①专指西方18、19世纪之交以海顿、莫扎特、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,或师法这一乐派风格而写成的音乐。

②泛指过去时代具有典范意义或代表性的音乐,但不包括民间音乐。

③西方现代派音乐或爵士音乐、摇滚乐等通俗音乐的对称。

先看第一条。

之前说过,德国人很能搞音乐,并且传下来许多经典音乐。到了海顿、莫扎特、贝多芬生活的时代,那更是登峰造极。人们把以这三位为代表创作的音乐,归进一个乐派。古典音乐就是指属于这个乐派的音乐。

可以看到,在这一条里,古典音乐几乎全被德国人和奥地利人承包了。

古典音乐三巨头:海顿、贝多芬、莫扎特


再看第二条。

着眼范围从德国、奥地利扩展到了俄罗斯、意大利和其他国家。

这些国家都产生过无数的音乐。只要传到今天还没有湮没的,都可以称之为古典音乐。

当然了,这“无数的音乐”里不包括欧州式的呼麦、喊号子、唱山歌等这种民间作品。很简单,它们不是真正的音乐。就像打油诗永远算不上是诗一样,只能算是民俗文化。



最后看第三条。

前两条的时间定位都是在过去,最后这条的时间定位在现代。

现代的某一个人,他创作了一首曲,这首曲的风格刚好与西方现代派音乐或爵士音乐、摇滚乐等通俗音乐的风格是相反的。这时候,也可归为古典音乐。


实际取哪个意思,得看具体的语境。不过呢,取舍范围总离不开这三条。


古典音乐在我们的印象中总是以高雅的身姿出现,这是因为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古典音乐都是为贵族服务的,比如贝多芬、莫扎特的父亲,他们都是服务贵族的宫廷乐师。长此以往,人们就把对贵族的印象映射到了古典音乐身上。


在那个时代,古典音乐作为贵族音乐,对平民来说很稀罕。还记得小学课文《月光曲》吗?讲的是有两兄妹,非常喜欢听贝多芬的音乐,可是因为家境贫穷没钱买入场券。幸运的是他们巧遇到贝多芬,贝多芬就为他们临时创作演奏了一首,即后来的《月光曲》。从这个故事也可看出,那个时候,普通老百姓要听古典音乐,是多么地难得。


等到留声机发明之后,古典音乐被装进了磁盘、磁带传播开来,慢慢地也就被大众所熟悉。现在一说到古典音乐,人们只会把它当作一种音乐风格。高雅的标签已经慢慢淡化,除非亲临古典音乐会现场,不然很难感受到。

国家大剧院的入场票也就几百元,甚至还有免费的


褪去光环的古典音乐并没有褪色。古典音乐与其它音乐很大的不同就是,它包含有人类思想、情感最浓缩的结晶,这也是它存在的价值。它拥有顽强的生命力,虽不能短时流行,却能长久流传。即使在信息爆炸的今天,依旧有许多人钟情于听古典音乐。古典音乐的休止符在未来很远很远的地方。

注: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删。